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张旭光:书法并不是大众艺术,是给少数人看的,它必将走向艺术性的道路

张旭光:书法并不是大众艺术,是给少数人看的,它必将走向艺术性的道路

更新时间:2021-12-09 文章来源:集雅斋 文章作者:集雅斋 点击次数:2225

在当代草书“四人展”上,张旭光强调,书法并不是大众艺术,它是给少数人看的,只有懂了书法的人才能看得懂它,并且书法必然走向其艺术性的道路。

他还借用了伟人曾经说过的话(意),要让更多的人去学习写字,只有大家都认识了汉字,会去写了,在这些人中间,再出一些书法家,那是必须的,但想要更多的人成为书法家,那是不可能的。从这个角度讲,书法只是给少数人看的,也是只有少数人才会去弄它的。

张旭光认为,书法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是要去创新、要去发展的,前人已经为我们的书法文化奠定了基础,在我们这个时代,书法就要坚持创新,书法家们要拿起毛笔书写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特征。这个特征是什么?就是要向艺术性的道路去发展。

对于张旭光的这个观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书法家们所写的字可能一般人是不认识的,二是书法只是少数人去搞的,三是书法是一门艺术。对于张旭光的说法,有人觉得他忘记了传承,一味地搞创新,会走到歧途之上的。也有人觉得,如今一些所谓的书法名家,基础不牢,只有写一些大家都不认识的字来搞所谓的创新,打着艺术性的旗号招摇撞骗,实在不该。

按照张旭光的说法,书法应当是按照艺术性的角度来处理字形、章法、墨法的,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照抄照搬,也就是当今的书法艺术,并不是对前人作品的复制和再现,而是要有自己的面目出现在纸上。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书法的艺术性,根据书法家所创作的作品来看,所谓书法的艺术性,就是整体感和形式感,基于这个,大师们在创作时,都是不会计较字形得失的,因此,有人为了表现艺术性,也就有了丑书、脏书、乱书一说了。

张旭光强调,他们四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水平是不高的,他们三个人当代都是以很好的功力入选或获奖全国书法展的,唯独他本人的水平要比他们三人差一些(谦虚词),例如刘洪彪早年是以隶书入展的,王厚祥是以楷书入展的。为什么要说这些?最主要的原因就证明他们四个人都是有深厚的传统的书法基础的。那么,如今他们为什么要搞书法艺术?

其一,这是书法本质的反映。王羲之早年就说,书法要有“意”,这个“意”,就是书法中的意趣、意象、趣味,他说的“点画之间皆有意”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在“宋尚意”的年代,以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等人为核心的书法家们,都是在书法的“意”上寻找出路,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去做?其真正的原因就是为了表现书法的本质意义,这是核心问题。

其二,书法的艺术性是中国文化与哲学的集中体现。中国文化是几千年来的传承,书法也是经过传承而来的,而文化与哲学关系十分密切,古人讲阴阳,这是最精辟的哲学关系。书法也是一样,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哲学关系,譬如大小、粗细、黑白、疏密、方圆、正侧等,都是各种各样矛盾关系的相互交织,只有这些关系表现得到位了,才能把书法中的意象交代出来,作品才会有艺术性。

其三,书法表现艺术性是书法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代人们由于物质条件的丰富,对笔墨、纸张的利用是十分充分的,因此,为了表现书法的意象关系,人们就利用大笔墨、大纸张来实现这些要求。例如在写一个汉字时,一个长竖可能会占用很大的位置,这是章法上的空间的需要,放在古代就不会有这样的条件的。如果说大多数人可能不会认识写的是什么字,这没有关系,只去看画面和形式就足够了。

其四,所写汉字的字形得以夸张,这是形式感和整体感的需要。如果我们把一个个字安排得十分妥帖,状如算子,那是不足以表现书法中的情感的,情感是书法作品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与要素,是书写者认知、情怀的重要表现,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有时候往往会把某些字作以夸张,或许是笔画的穿插、或许是笔画的借用,总之,这是从形式需要出发的。

总的来说,当代书法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时代,正如中书协副主席陈振濂所说,我们这个时代应当鼓励和包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各种流派的书法都呈现在我们面前,也许只有这样,书法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也许张旭光他们所倡导的书法艺术性,正是基于这样的道路才会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