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名家 > 山水画作品(郭守昇山水画赏析)

山水画作品(郭守昇山水画赏析)

更新时间:2022-07-11 文章来源:集雅斋 文章作者:集雅斋 点击次数:1213


郭子源在山水画创造上激情涌发,在继承传统的山水画的基础上,以创新的思想观念不断探求和深究,笔耕不辍。有跟子源接触的人都会感觉他性格温柔、情感细腻,但他的骨子里却潜藏着大西北汉子刚毅、坚韧的品格。在艺术创作上他敢于突破自我,其在风格和语言上不断地变革与创新,以期达到得心应手和心手两畅的境界。


郭守昇:汉族, 一九七一年生,青海西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青海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参展及获奖:

2013作品《圣地》获“相聚宜兴” 全国工笔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中国美协举办)

2014作品《圣土》荣获全国第八届民族百花奖(中国美协举办 两年一届全国展)

2014作品《圣地·高原祈福》入选“中国陶都 陶醉中国”吴冠中艺术馆第二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举办)

2014作品《高原晨曲》入选中国梦.西部阳光——甘肃.宁夏.青海少数民族美术作品联展(中国美协举办)

2014作品《梦回高原圣土》

获青海省第十三届美展一等奖

获青海第七届文学艺术奖

入选全国第十二届美展(中国美协举办)

入选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美协举办)


雄浑凝重,氤氲淋漓

——郭子源山水画赏析

文/陈贞坦

郭子源先生的山水画初见给人一种很强烈的气势感和色彩上的节奏感。画作无论大幅巨作还是小品、扇面,均能呈现出一种恢宏的大气象、大意境。其画面始终贯穿一股“气”,予人高浑、雄壮的印象。

在处理画面时大胆删繁就简,在虚实疏密、浓淡干湿的处理上大刀阔斧,使画面简而不空,给人幽远沉静、神闲气定的意境。

几十年来,郭子源在山水画创造上激情涌发,在继承传统的山水画的基础上,以创新的思想观念不断探求和深究,笔耕不辍。有跟子源接触的人都会感觉他性格温柔、情感细腻,但他的骨子里却潜藏着大西北汉子刚毅、坚韧的品格。在艺术创作上他敢于突破自我,其在风格和语言上不断地变革与创新,以期达到得心应手和心手两畅的境界。

子源在形式语言上近年来多做尝试,在自己的艺术田地中辛勤耕耘,在经历了自己冷静的思考和有选择的文化判断后,逐渐形成了独具个人特征的艺术风貌。

其山水画创作大多以自己最熟悉也是最热爱的青藏高原为题材,表现了青藏高原的雄健刚劲、庄严沉浑的气派,而且在工笔表现技法上融入了多种皴染技法,并将其运用得炉火纯青。近几年,子源的作品风格开始逐渐地成熟,其创作的中国画作品在全国的大展中屡次获奖,在艺坛上崭露头角,更是他艺术成熟的一个表现。


五代时期的山水画,北派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其笔下的山水大都是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宏伟壮丽;南派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其所画风光云雾弥漫、江湖纵横、林木清幽。郭子源的山水画作品在汲取北派山水的浑厚雄健、雄伟壮丽的基础上,加入南派山水清新婉约、秀雅温润之韵,又抱以异域文化的神秘感入画,使其作品洋溢着一种“冲融而缥缥渺渺”的美学意趣。

在他2014年创作的作品《梦回故乡圣土》是以青藏高原的山川为题材,中峰鼎立,构势恢弘;设色沉稳,造境新颖,以青绿着色为主,其近处以石青、石绿、朱砂、赭石等矿物赋色把山体表现的质实厚重,远处的雪山以白色为主,绘出了高原的幽静和圣洁。

作品在形式上的经营可谓落落大方,景物宾主分明,圆中有方,方中有圆,令人耳目一新。整幅画面由近及远慢慢过渡,层层渲染,画面显示出庄重雄伟,氤氲淋漓,予人以神秘之意。另一幅2014年作品《圣地高原祈福》,此幅作品章法精思巧构,立意高远。

作品以青藏地区的山石、草木、寺庙、云水为元素,赋予景物以浓郁的宗教感,表现了藏区人民对圣地的向往和憧憬。在设色上,整幅作品以暖色为基调,近处的赭墨显得沉稳厚重,远处的黄色犹如佛光一样充满神秘色彩,显得富丽妍雅而超迈脱俗。

清方薰在《山静居画论》说过:“设色不以深浅为难。难于彩色相和。和则神气生动,否则形迹宛然,画无生气。”可以观出其作品色彩和谐靡丽,显示出一派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在空间处理上,远近、虚实、疏密处理得体,作品给人一种深幽静谧,晴朗入怀的审美感受。

郭子源在山水画创作上一方面继承了宋元以来大山水的传统,朝着“雄浑凝重,氤氲淋漓”的美学境界而勃发进取;一方面又走进大自然,神游其中,体察造化之妙。


几十年来在写生上尤下工夫,几乎画遍了青藏高原的每一个角落,临场所感,欲兴盎然,性情所致,笔不能收,写生数量巨大,绘出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的青藏高原山水画面貌。欣赏其山水作品让人感受到一种可观、可居、可游的山水情境,同时也表现了一种沉穆雄浑的审美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