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西省书协主席杨科云书法作品行书《夏山烟雨》
- ¥6800.00¥12000.00

- 【议价】老北京人物画 马海方国画《找乐图》
- ¥0.00¥0.00

- 【议价】谭乃麟四尺竖幅人物画作品《秋实》
- ¥0.00¥0.00

- 【议价】名家字画 毕建勋四尺竖幅人物画《南疆春早图》
- ¥0.00¥0.00

- 【议价】邹明四尺斗方山水画《江南水乡》
- ¥0.00¥0.00

- 国画狗 马作武工笔动物画《旺财》
- ¥1500.00¥3900.00

- 祝寿字画 石僧新品力作人物画《福寿康宁》
- ¥980.00¥2800.00

- 钟馗人物画 石僧老师新品力作《福在眼前》
- ¥980.00¥2800.00

山水画作品(张恨雨山水画赏析)
西南一域自有奇处,只一峨眉便聚天下灵秀,更有雪山、巨流、高峰、古木之景,画家毕观,而表现不尽。张恨雨生长与求学久在西南,这里的山川自然成为他的主要表现题材。
其画取景平易,截取自然一段一隅,重物象形态刻画,笔墨实于此在,跌宕风流之笔少,又不汲汲于泛化性情,画中无梦无酒。
张恨雨: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教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文旅部文艺促进会博士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本科就读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于2001年获得学士学位;研究生就读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2008年获得硕士学位,师从段七丁教授;博士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于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宋雨桂、卢禹舜二位先生。
作品曾先后多次参加四川省美协、中国美协等举办的展览,十余次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学术性展览,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作品近二十余篇。
科研项目
2008年 独立主持省教厅张大千研究中心项目“与石涛并行——解读张大千的水墨山水及其嬗变”,2010年结题为“优秀”
2010年 主持省教厅张大千研究中心项目“论宋代山水绘画对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绘画的影响”,2012年结题为“良好”
2012年 第二负责人参与主持教厅张大千研究中心项目“近现代绘画思潮对张大千山水绘画的影响”,2015年结题为“优秀”
教材编写
2010年 参编《中国美术史》,重庆出版社。第一章:书画部分,共计20余万字。
荣誉获奖
2014年 获四川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称。
《天水记游》
2016年天水行,试图在绘画语言方面有一点收获。这一次写生应说是心仪已久,为什么要说成一次有预谋的计划呢?这与其风景的特质有关。其一,天水一带的山水既具有南方山水清润的灵气又兼有北方山水粗狂的野气。其二,天水离古都西安很近,这里名刹古迹众多,尤其是石窟造像和寺观发达,人文境致历史厚重!这次天水写生虽然只短暂的十三、四天,但这次写生的经历还是让人难忘的!写生主要在两个地方,一是围绕麦积山周围展开,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山;二是市区名刹,包括玉泉观和南郭寺。
麦积山虽不高大,从山脚到山顶不过30、40层楼的高度,但其险绝之处在于一抹的绝壁,直挺犹如斧切。石窟错落嵌刻,外露的天梯让观者裹足不前,攀爬的人群在峭壁上形成回环的长龙。站在顶层的天梯上放眼四周起伏的山峦,都被厚厚的树荫藏埋,麦积山就显得极其突兀甚至有些不和谐。
面对这样的麦积山我的写生也自然遇上了难题,首先是画面的构成问题,其次是起伏回环的天梯表现的问题。后来脑门开窍,为了避免直面这凸立的大块山石,搞起了迂回战,转换视角。由林间探视,到农家乐的屋顶上透过云气察视,再到山脚下仰视,试图通过不同的视点得到想要的画面效果。
在麦积山挣扎着画了三天,带着三四张差强人意的写生稿逃到仙人崖。仙人崖很美,在短暂的麦积山失意后又找回了莫名的快感,她虽不像青城山那般精致也没有峨眉山高大险奇,但她美得朴实和内敛。这里的松树姿态古拙散发出原始野性,树枝的盘跌交错不囿于规矩。
灵应寺完全栖卧于凹进去的幽深山岩里,佛香顺着青烟徘徊于崖岩之间。还有凿刻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崖睡佛,南崖的庙宇,东崖的石刻和寺院方丈坟冢,每处景致都让人流连忘返。应该说灵应寺最有特点,寺庙建筑加上倒压过来的山岩能构成一幅美妙的画面。呈一字排开的寺庙建筑高低起伏,各种飞檐屋梁也很精美,从山岩的纹理褶皱中能感受到流畅极速的长线和短频复绕的短线相存相依。
下午这里游人从麦积山赶过来,所以清晨到西崖灵应寺写生是非常适宜的!在仙人崖的四天写生中,慢慢找到了一丝感觉,但过于缜密的布局缺少了遐想的意趣,笔墨还在于忠实地还原于对象导致表现性不足,这也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石门山离仙人崖20余公里,但石门山显然比仙人崖落后多了,这里感觉就是世外桃源。崎岖颠簸的公路窄得两车相遇都得小心翼翼,令人糟糕的事是这儿根本不通电,天一黑只有坐在依靠太阳能发电的昏暗灯光的厨房里闲聊!这次写生幸得当地学生胜强同学的陪伴,一路上照顾有加。
山顶道观的住持是一位老奶奶,她宅心仁厚,免费食宿。虽然住的地方没电没水没厕所,但大幸的是我们疲倦的身子在大半天的攀爬中得到了及时的休整,已经知足了。石门山也很有特点,这里古树参天,松风袭人,寺观算不上宏大精美而古朴有余。由于突发事变,匆匆两天写生就辞别费尽身心的石门山!
天水市是伏羲故里,有气势宏大的伏羲庙,庙里有天水市博物馆,珍藏各种陶瓷、青铜器和各种书画。天水还有很多古代寺观,如南郭寺、炳灵寺、玉泉观等。由于时间行程安排,市区一共仅呆了四天,其中两天以看为主,主要参观伏羲庙及市博物馆、市民俗博物馆等。而剩下的两天则南郭寺、玉泉观各一天!
也许是写生到了最后的行程阶段,成效率更高,画画的感觉也有所好转。结合前期甘南藏区寺庙红墙系列,所以在画南郭寺、玉泉观时我秉承这一画风,以圆的团扇为主,避开前期写生以方为主的浅绛山水,拓展表现空间。
琐言碎语也,以此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