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当代著名的画家吴冠中的书法,虽然新意,但还是没有突破传统

当代著名的画家吴冠中的书法,虽然新意,但还是没有突破传统

更新时间:2019-10-09 文章来源:集雅斋 文章作者:集雅斋 点击次数:1558

吴冠中先生是当代著名的画家,先生取得的艺术成就已广为世人所知,自己也非常喜欢吴先生的画,吴先生的诸多文章也多次一一拜读。在美术界,引起最大反响的是吴冠中先生的著名论断:“笔墨等于零”,当然,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可能远非这几个字所能尽达,在这里,我们可以顺了先生的艺术主张,从他的书法作品中看到了诸如“楷书等于零”、“草书等于零”……等等的意思。

很赞成吴先生的一个观点,他认为评判艺术的标准应是“专家鼓掌,群众点头”。在吴先生的展览上,看到了“风筝不断线”,“我负丹青”等书法作品,我们认为这类作品应在“专家不认可,群众也摇头”之列。笔者在展厅内就听到不少人在小声议论,“这字谁不会写?”“连五岁小孩都比这写得好……。”笔者也至今没有看到任何一位专家赞誉这批作品怎么怎么好。作为一位声名远播、年逾八旬的老艺术家,在他苦心经营的近作公诸于世后,怎么会出现如此状况?

吴先生在《谈书法》一文中说:“书法构架其实是造型构架,一个独立的字表达了一幅画的美感因素,一篇字的全貌体现了一幅画的总体效果……”这当然指的仅仅是“现代书法”的概念。现代书法仅仅是书法艺术几千年来发展至今的一个小小分枝,受西方抽象表现主义思潮影响,“现代书法”的诞生也还是近几十年间的事。而我所说的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文明几千年绵延至今的精萃之一,是远非一个“造型构架”就能概括的,而“现代书法”,也绝不可能代表着书法艺术创作的顶峰。

唐人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作书是一个人一生的事,技法、功力、学问、人格等等,连王羲之的书法,也是“末年多妙”,因为写了一辈子的字,到了晚年才“思虑通审,志气平和,不激不厉,风规自远。”

中国书法的高境界在于“百炼钢化作绕指柔”是观千剑,操千曲之后的事,所以,平正,险绝;险绝,平正,笔家墨池的功夫是必不可少的,而仅有功夫还远远不够,还要有学养、品格、胸襟、气度、思想境界等等。无论是一个人的字内功还是室外功,明眼人会一目了然,这才有了诸如谁谁是“某半尺”,“某一角”之类鉴赏家的说法。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吴先生的一书法作品,表面上看,先生推翻了传统书法的书写习惯和常用的幅式,创造了自己随心所欲的一种新图式,但是这些作品所用的“语汇”,还是传统意义书法(如永字八法的要求)的语汇。

而这类作品之所以不成功,正如先生在自己的文章中所言,年轻时期以至后来“连水墨工具都抛弃了更谈不上练书法”。如孙过庭所言的“人书俱老”的功力,先生显然是不具备的。我们说,任何一门艺术的创新,都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仅仅为“创新”去变幻出一些“花样”,离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还相差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