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书品的高低和人品的优劣成正比关系吗?人品和书品哪个更重要?

书品的高低和人品的优劣成正比关系吗?人品和书品哪个更重要?

更新时间:2020-05-02 文章来源:集雅斋 文章作者:集雅斋 点击次数:1892

自古就有“字如其人”“文如其人”的说法,明代项穆曾说:“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清代刘熙载《艺概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也就是说,他们都认为书法水平的高低和人品的优劣成正比关系,人品不好,书写出来的字必然好不到哪儿去!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不是这样,人品和书品哪个更重要?

何为人品

“人品”即人的品性德行,好的人品体现在一个人的正直、无私、谦逊、勇气等之上。好的人品会让生命更美好,是一切美德的标准。坏的人品则反之。

何为书品

“书品”主要指一幅书法作品所体现出书者的精神、情操、气质、神韵。每个人的性格各异,所以呈现出的书法作品风格也各不相同。书法渗透的是书家的思想情感,在作品中会被完整的体现出来。

书品的高低和人品的优劣不成正比关系

人品的优劣不能决定书品的高低,这是事实。人品低劣的人,也有写出好的书法作品的,历史上不少这样的例子。

说到人品低劣,书法水平却很高的书法家,我们首当其冲会想到宋朝的大奸臣蔡京。


1.jpg

蔡京书法作品

他作为宋徽宗时期的“六贼”(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邦彦)之首,贪赃枉法,横行霸道,口碑甚恶,害得老百姓苦不堪言。他是导致当时方腊起义和金国入侵中原的罪魁祸首,间接导致宋朝灭亡的千古罪人。

蔡京在八十岁时被罢免后,发配到岭南韶关戴罪充军,一路上,全身带着的金银财宝却买不到一口饭吃。老百姓看到他像看到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更别说卖他吃的了。最终蔡京被活活饿死,罪有应得。

可就这样一位人人得而诛之的奸臣,书法水平却是相当的高,因此才得到宋徽宗的宠爱。

其书法名声很大,据说他原本是跻身于“宋四家”(苏、黄、米、蔡)行列的,有人说其中的“蔡”原本指蔡京,后因为其人品败坏,被排挤在外,换成蔡襄。

历史对蔡京学书的经历记载不多,很难知道他习书的努力程度。但从他留世的书法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书法的功底非常深厚,努力程度肯定不亚于任何一个书家。

他师承徐浩、沈传师、欧阳询等,后又改学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博采众长,自成一体。

蔡京书法用笔矫健、豪爽、沉着痛快,别具一格;整体布局灵活、生动、精巧;点画结构浑然天成、连带呼应;挥洒自如,对毛笔的控制恰到好处。

就连“老厌奴书不换鹅”的狂傲大书家米芾都赞叹蔡京的书法为“当代第一”,认为自己的书法不如蔡京。


2.jpg

蔡京书法作品

有一日,蔡京和米芾闲聊,蔡京问米芾:“你认为当今谁的书法最好?”,米芾回答说:“从唐朝晚期柳公权之后,就数你和你弟弟蔡卞了”,蔡京又问:“其次呢?”,米芾答:“当然是我。”

虽然后人猜测米芾当时可能有拍蔡京马屁的嫌疑,不过不得不承认蔡京的书法真的是“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元陶家仪《书史会要》曾引当时评论者的话这样评价蔡京的书法:

“其字严而不拘,逸而不外规矩,正书如冠剑大人,议于庙堂之上;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绝占今,鲜有俦匹。”

蔡京存世的书法作品不多,主要有《草堂诗题记》《节夫帖》《宫使帖》等。

书品和人品相悖书法家,宋朝除蔡京之外,还有秦桧,他的名气不在蔡京之下。秦桧就是“宋体”印刷字的创始人。

3.jpg

“宋体”

秦桧状元出生,博学多才,书法造诣颇高。由于宋徽宗对他的宠爱,被破格任用为御史台左司谏,负责处理御史台衙门的往来公文。

处理公文中,他发现来自各国公文的字体不一,不够规范。于是他专研宋徽宗的“瘦金体”,并在“瘦金体”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一种符合规范的字体,简便易学。这种字体就是后来用于印刷用的“宋体”。

秦桧也是一个大奸臣,他一直主张宋金议和。但岳飞是抗金的民族英雄,再加上政治上他们两人本来就有矛盾。于是秦桧趁机怂恿宋高宗将岳飞召回,并将其杀害,成为中国历史上大奸臣之一。

4.jpg

秦桧书法

另外,严嵩也是一个人品与书品相悖的典型。他是明朝有名的大奸臣,迫害忠臣、祸国殃民、败坏朝纲,坏事做尽,无人不想取他的人头。

可严嵩写得一手好字,得到嘉靖的欢心,并授予内阁首辅 之位。其笔力雄健刚劲、凝重高雅,山海关的“天下第一关”就是他的亲笔。什刹海、北海、故宫等地都有他的书法作品。

5.jpg

严嵩书法"天下第一关“

清代京城有一个用于乡试的贡院,贡院大殿的匾额上写着“至公堂”三个大字,正是严嵩的手书。

6.jpg

严嵩书法”至公堂“

由于严嵩是奸臣,乾隆想把他写的这块匾额换掉,还命大臣重写这三个大字,可无论谁写的,他都不满意。他自己也写了数遍,还是不如严嵩的。

最后乾隆不得不把奸臣严嵩的书法匾额重新挂起来。可见严嵩的书法水平是相当的高。

这样的例子很多,不胜枚举,比如清代的和珅、近代郑孝旭等。

这些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书法造诣颇高的奸臣,名声败坏,祸国殃民,一度被后人诟病。

所以我认为书品的高低和人品的优劣不成正比关系。每个人都是多面的,性格不同,喜好不同,成就自然也不会相同。唐张怀瓘《六体书论》中说:“如人面不同,性各异书道虽一,各有所便。”

虽然他们由于人品极差而遗臭万年,但他们酷爱书法,并刻苦专研。我相信他们最初的本性并非如此,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他们发生了变化。

7.jpg

严嵩书法

人品的重要性高于书品

自古人们就比较看重人的道德品质,这也是每个人做人做事的底线和标准。儒家学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重视道德,重视人格,更加重视道德和行为的统一,提倡“德才兼备”。

书法也是如此,因人废字的例子我们上面列举了很多,人品不好,书品再好也不会被人看得起。

这是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骨气,也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

苏东坡在《书唐代六家书后》就有说:“古之论书者,兼论其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

这句话的涵义是说:一个人的书法是否被后人推崇,取决于他的为人处事。如果一个人的人品低劣,即使他的书法写得再好,也不会被人尊重和敬仰。

司马光曾经说过:“才胜德者,小人也”,德行低劣之人称为“小人”、“卑鄙之人”。

人们认为把人品低下的书法家作品挂在家中,等于引来了邪恶之气,会玷污家风,也会有损自己的人品。

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说到:“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他同样也表达人品的重要性在于书品之上的观点。

人品是书品的灵魂

人品是书品的灵魂,就像健康和财富一样,没有健康,财富等于零,人品低劣,书品再高只能作废。

历史上真正的书法大家,无不是人品和书品高度合一的。

唐太宗是一位千古明君,也是一位造诣颇高的书法家。他极为推崇的王羲之就是这样一位人品和书品俱佳的书法家。

8.jpg

王羲之《丧乱贴》

唐太宗评价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蛟若惊龙”、“尽善尽美”等。

我认为他不仅仅是看中王羲之的书品,更看中其人品。

王羲之生活在“清谈”盛行的魏晋时期,他对“清谈”之人极为鄙夷。《世说新语》就有记载:

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谢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

王羲之勤于政务,爱民如子,流传着许多与百姓们的故事,如竹扇题字、开仓赈灾等。

他后来官场不顺,被自己一直看不起的王述压制,无奈辞官归去,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

王羲之的“退休生活”也没闲着。他潜心研究书法,并创作出许多千古流传的经典作品,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再来就是颜真卿,也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大书家。他书品高,人品更高,忠肝义胆,一身正气,面对小人的谄媚和诱惑,他总是一脸不屑。

9.jpg

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颜真卿刚正不阿,从不惧怕权贵。当朝杨国忠无所作为,只会玩弄权术。他一直想拉拢颜真卿,想借机壮大自己在朝中的阵营。可颜真卿哪里看得上他,反而更加蔑视他,多次拒绝杨国忠投来的示好。

因此杨国忠怀恨在心,便把颜真卿排挤在外,滥用手段将其外放到河北做了平原太守。

平原当时是在安禄山的管辖地带,杨国忠料定安禄山会反叛。他想,到时候第一个死的肯定是颜真卿。

后来安禄山果然反叛,“安史之乱”爆发,颜真卿毫发未损,反而杨国忠自己在马嵬坡死于乱军之中。

大公无私在颜真卿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曾经为了稳住贺兰进明,将自己刚满十岁的儿子颜颇送去做人质。这种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试问能做到的有几人?

他的死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当时淮西李希烈叛乱,他是一个喜怒无常、凶狠残暴的人,谁去劝降都是送死。皇帝最后也没办法,听信卢杞的话,派颜真卿去劝降。颜真卿也抱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心理准备,不听取他人的劝告,毅然决然奔赴敌人的战营。颜真卿就是这样,只要有一线希望,他都敢于去尝试。

果不其然,颜真卿最后被李希烈缢杀,享年七十七岁,三军得知颜真卿牺牲的消息,全部失声痛哭。

他的这种精神气概,书品、人品都至高无上,着实让我们肃然起敬!

10.jpg

颜真卿《多宝塔》局部

书品如何,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对名家书法作品的判断都会打上社会认知和道德标准的烙印。元代著名文学家郝经在《陵川集》中对历代大书家做了一个点评:

“斯(指李斯)刻薄寡恩之 人,故其书如屈铁琢玉,瘦劲无情,其法精尽,后世不可及。繇(指钟繇)沉鸷威重人也,故其书劲利方重,如画剑累鼎,斩绝深险……羲之正直有识鉴,风度高 远,观其遗殷浩及道子诸人书……其书法韵胜道婉,出奇入神、不失其正,高风绝迹,貌不可及,为古今第一。其后,颜鲁公以忠义大节,极古今之正,援篆入楷; 苏东坡以雄文大笔,极古今之变,以楷用隶,于是书法备极无余蕴矣。盖皆以人品为本,其书法即其心法也。”

他对这些书家的评价都建立在人品的优劣上。正如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说:“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郝经也是一个高风亮节的人,他接受了忽必烈“翰林侍读学士”的封诏,不顾生死,任国信大使,于1260年4月赴南宋议和。

没想到宋丞相贾似道这个小人,已经在鄂州前线向蒙方承诺纳币称臣投降。他怕败露这个真相,将郝经一行人囚禁长达16年左右。因此郝经被后人称为“元代孙武”。

小结

古话说得好:“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学书法也是如此,既要孜孜不倦、刻苦专研,又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无论环境怎么改变,勿忘初心,修身养性。牢记社会使命,作字先做人,有史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