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国国家画院资深艺术家学术联展及研讨会举行——丹青抒壮志 “会当凌绝顶”

中国国家画院资深艺术家学术联展及研讨会举行——丹青抒壮志 “会当凌绝顶”

更新时间:2020-09-10 文章来源:集雅斋 文章作者:集雅斋 点击次数:1461

本报讯 9月2日至10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中国美术报》社承办的“会当凌绝顶——中国国家画院资深艺术家学术联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此展展出了中国国家画院刘勃舒、李宝林、邓林、詹庚西、王迎春、谢志高、李延声、裘缉木、龚文桢、龙瑞十位资深艺术家的170件作品。


王迎春《峥嵘岁月》

9月3日,“会当凌绝顶——中国国家画院资深艺术家学术联展”研讨会在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中国美术馆原馆长杨力舟,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刘曦林,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牛克诚,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志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于洋等院外专家,参展老艺术家刘勃舒、李宝林、邓林、詹庚西、王迎春、谢志高、李延声、龙瑞,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张士军,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纪连彬,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何加林,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胡伟,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李虹霖,《中国美术报》社长兼总编辑王平,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研究员高天民、陈明,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金新,以及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处长董雷、花鸟画所所长乔宜男、人物画所所长李晓柱,中国国家画院党办副主任程兴林,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副馆长常欣,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陈风新、王永亮、于文江等参加了研讨会,对十位艺术家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展开讨论。

李延声《大疫中的“天使妈妈”》

到今天,中国国家画院的发展经历了40载风雨——从藻鉴堂的“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到中国画研究院,再到中国国家画院,伴随着几代艺术家的探索与努力,为新中国文艺的时代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张士军说,“会当凌绝顶”系列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展,既是一个主题展,又是一个问题展。“中国国家画院已经成立近40年,李可染黄胄、叶浅予等最早一批老艺术家在学术和创作上都树立起了高峰。如今这批先生已经故去,后继者能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新的高峰,是要大家思考的问题。当然,做到这些需要有方向、有步骤、有方法。第一步就是从参展的这批国家画院资深艺术家开始,他们是中国国家画院的宝贵财富。梳理他们的成就,挖掘他们的学术精神,为当代艺术创作研究提供经验。同时这个梳理研究的过程也是中国国家画院传承发展的过程,对中国国家画院精神价值的挖掘,对我们从高原向高峰迈进有很大的好处。”


詹庚西《奋飞》

参展的十位艺术家均为中国画研究院时期艺术创作研究的中坚力量,既有扎实的传统功夫,又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在各自的艺术探索中都取得了公认的成就。这十位艺术家用自己的艺术创作和不倦探索,开创了中国画研究院的一代新貌。其中刘勃舒得徐悲鸿先生真传,放意鞍马,别出新意;李宝林的积墨山水,厚重深沉、刚正峻毅;邓林扣远古回响,奏时代谐音,使传统与创新融会协鸣;詹庚西出入宋元,心师造化,笔墨灵动,格调清新;王迎春在语言的多样性探索中屡出新意,蔚为大观;谢志高面向生活、贴近人民,笔墨出神入化;李延声秉持艺术使命,为时代立传、为贤圣传神;裘缉木开创没骨花鸟新境界;龚文桢画面灵动,格调清雅,法度谨严;龙瑞贴近文脉的笔墨精神、正本清源的艺术追求,振木铎于画坛。

在向艺术高峰迈进的过程中,艺术家应该秉承怎样的学术自觉?各位参展艺术家给出了各自的答案。刘勃舒认为:“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是艺术家把自己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让观众可以产生联想和共情。”李宝林谈道:“现在我每天到画室,画室的氛围让我舒服,一到画室就想画画。我这一生就是尽心尽力、顺其自然。”邓林认为:“磨难对艺术家很重要,如果没有磨难、没有困难,画就容易油滑、容易飘。”詹庚西强调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首先要继承中国画传统审美的几个要素,比如中国画笔墨、文化、诗词、文学各方面的修养;其次,传统的绘画技法一定要继承,不能为了创新把中国画的传统特色丢掉。”王迎春说:“艺术家重要的是自信,即相信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和追求。我们不受时代潮流的影响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大潮中不可以失掉自我,盲目地去模仿和跟风,在洪流中把稳方向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是最可贵的。”谢志高认为:“我们这一代艺术家都是学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精神成长起来的,所以一直秉持的都是面向生活、表现人民与时代的现实主义创作理念。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年轻一代艺术家在艺术的感知力、形式语言的创新方面都较我们有了长足的发展。”李延声认为,艺术家永远在生活和创作的路上,并总结道:“我们画了一辈子,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试验田,新时代给了我们新的体会和机遇。”龙瑞深情感慨:“当下艺术创作无高峰,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现在离山太近看不到高峰,也许未来蓦然回首,高峰就在当下;另一方面,是因为近些年我们离开中国传统文化太远了,把好多时间都浪费在了艺术的本体之外。”

龚文桢《山雀海棠》

对于中国当前文艺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中国国家画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卢禹舜认为:“加强中国国家画院的学术建设,更好地创作出代表这个时代水平的优秀作品,是中国国家画院的责任和使命。中国国家画院做了很多工作,也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起到引领和导向的作用。所以从学术的角度策划了‘会当凌绝顶’这个学术命题,对中国国家画院的资深艺术家做了研究和学术梳理。应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这一批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代表了中国美术创作的最高水平。他们是能够续写这个时代美术史新篇章的老艺术家。本次展览是对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所取得成果的一次展示,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载入美术史的作品,同时又有最新的探索展示。”

刘勃舒《文火慢炖见功夫》

举办这次展览也是为了向十位资深艺术家致敬,对他们的艺术进行总结,展现他们的才华、品格和成就,弘扬国家画院的学术精神和优良传统。对年轻一代艺术家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薪火的传递和延续。主办方希望通过此展,进一步推动中国国家画院创作研究的学术追求,创作高质量的艺术作品,为新时代中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