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近代名家 > 黄稷堂写意花鸟画,寥寥几笔好传神

黄稷堂写意花鸟画,寥寥几笔好传神

更新时间:2021-04-24 文章来源:集雅斋 文章作者:集雅斋 点击次数:1887

黄稷堂(1903一1985),著名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原名则唐,晩号稷翁,龙海湘桥人氏。幼承家学,长赴沪渎。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得刘海粟、潘天寿亲授。擅大写意花卉,取法青藤、八大、吴昌硕诸家,画风洗练超脱。黄稷堂先生平时惯用左手作画,右手写字。草书入画,减笔出之。虫鱼、禽鸟、山水、人物皆翛然越俗。兼善诗词、文赋。篆刻精能,与弘一法师相往返,洎为君子之交。草书潇舒,别有情致。1981年应中国画研究院之邀,赴京作画,作品《梅》《竹》为中国美术馆收藏。生前为漳州画院院长、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黄稷堂先生的画艺、人品在当代福建文化界可谓领一代风气之先。他不但能用左手作画、右手写字,而且能做到双管齐书。黄稷堂曾经历了从教、务农、行医三个人生中不平凡的过程,其画如其人一般,山水浑朴自然,花鸟简约灵动。他只是将写字作画当作逆境中的茶余饭后之乐,与同行交往之趣。

黄稷堂在讲习中,将上海美专新的美学思想传授诸学,教导学生要多学习美学理论;多观察客观事物,多作写生,多练速写。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恒闻芳气,久而不闻其香,化与之同也。“寥寥几笔好传神,莫把繁枝扰性灵,”黄稷堂的自题咏诗,正是国画精神的写照。

黄稷堂一生历经坎坷,磨炼出他顽强的毅力和炉火纯青的艺术。他一生淡泊勤劳,坦荡谦和,常自谦其书画无甚真功夫,只是心存中锋用笔,根据需要随心所欲,笔随意转,水到渠成;并力求有别于他人。他的每一幅画都是借以抒发内心素志,表达对生活的追求和理想的寄意。

先生平日喜画梅兰竹菊,意为人生应当有梅之坚强、兰之高洁、竹之气节、菊之傲骨。作画时,他常对素凝神,下笔烟云,一气呵成,或昂首高瞻之鸷鸟,或低头梳翎之鱼鹰,皆能各具神韵。虽笔墨寥寥,却充满漳州传统的高雅清纯的文风。

黄稷堂数十载寒窗铁砚、潜心研习、朝夕揣摩,熔诸家于一炉,最终形成了自己隽永简练、灵性超脱的独特艺术风格。其画作笔墨凝练、形神生动,尤以花鸟画为最。

早在1930年,其国画《梅》就被选进《古今名画大观》。1947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年鉴》曾刊载他的业绩。他不仅擅于书画,亦精于篆刻。名闻中外的弘一法师就与先生交往颇深,抗战期间,法师隐居于漳州七宝寺时常与先生商榷书法艺术,亦曾托先生治印,并对先生的篆刻题词赞曰:“仁者篆刻甚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