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画展 > 上海中国画院藏程十发作品陈列开展——献给生活:艺术传递“真善美”

上海中国画院藏程十发作品陈列开展——献给生活:艺术传递“真善美”

更新时间:2021-09-23 文章来源:集雅斋 文章作者:集雅斋 点击次数:1590

“献给生活——上海中国画院藏程十发作品陈列” 自9月10日开始在程十发美术馆进行展出。此展是纪念程十发诞辰100周年系列展之后特别设置的一个常设展,与“海屋星迹——程十发的艺术人生”回顾展共同构筑了展现程十发对于“艺术与生活”的哲学思考与绘画实践的关联空间,展览将长期向观众免费开放。

程十发(1921—2007),194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世纪40年代末,在松江创作完成了连环画《野猪林》。1952年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任创作员。1956年参加上海画院的筹备工作,并任画师,后长期任上海画院院长。其创作勤奋,在人物、花鸟方面独树一帜,在连环画、年画、插画、插图等方面亦有一定造诣。他曾说过:“我的作品的母亲是我们伟大的生活,我们有了生活,创造了比生活更美善的作品,其目的还是献给生活——我们的伟大的母亲。”这是源自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唯物主义美学观,也是艺术家对于“艺术与生活”两者关系的朴素而真切的理解。

程十发《给生活打扮的人们》

此次展览展出了20件绘画、书法作品及文献资料。展览分为主题画创作、少数民族题材、仕女与高士题材、书法花鸟画五个板块。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程十发欣喜兴奋,创作了一批以美好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此次展出的《歌唱祖国的春天》,是程十发主题画创作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作品荣获了1957年第一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还有《给生活打扮的人们》《搪瓷脸盆画稿》等一系列作品是1958年上海中国画院组织画师去上海久新搪瓷厂深入生活时所作。这些作品不仅可以勾起观众对过往年代的回忆,更能让人们感受到画家发自内心对新生活的热爱之情。为美好生活而创作的初衷,即使在今天依然适用,依然让人心生美好。

程十发的少数民族题材作品不仅点亮了他个人的创作生涯,还塑造了“程家样”的面貌。他将少数民族生活中鲜活的生活素材、充沛的情感、鲜艳的色彩与传统笔墨相融合,以个人独到的艺术气质,创作出充满人间春色的作品。

程十发《披着轻纱之瑞丽江》

程十发的书法追求用笔与结体的稚拙、天真、古意之趣,形成与他绘画风格相得益彰的独特书风。从展出的《春晴又喜一花新》《鸽子·花石》《紫气东来》等花鸟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其笔墨语言讲究意境与质感。无论是折枝花卉还是繁茂的紫藤,均赋予了花鸟画题材美好祥瑞的寓意。

程十发一生笔耕不辍、精进钻研,不仅审美视角多元,而且表现形式极为丰富,他用艺术语言向人们传递着生活的美好明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以自己的艺术人生坚持践诺“精艺报国”的精神,为新中国美术及“海派”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程十发生前将收藏的多件古代艺术珍品捐献给国家,惠及后辈,这样伟大的胸怀也正是他对生活的倾情回馈,观众可从此展中找寻画家心中的那一份“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