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名家 > 山水画作品(霍标山水画赏析)

山水画作品(霍标山水画赏析)

更新时间:2022-07-22 文章来源:集雅斋 文章作者:集雅斋 点击次数:1133

在当代水墨语境大环境下,霍彪的山水画有探索性,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他的作品从传统笔墨中深挖宝藏,点、线、面的自由搭建,错落有致,体现出传统中国画的韵律美感,图式却有是建立在西方绘画平面构成的基础上,很打眼。

霍标(霍彪),1973年6月生于贵州三穗,现居九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九江市青少年宫美术教师、九江美术馆艺委会主任委员 、江西画院特聘画家、南昌画院特聘画家、九江画院特聘画家。

2017年9月中国画《陶令行》入选第三届重温经典娄东太仓全国山水画双年展。(中国美术家协会),2016年8月中国画《陶令居》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吉祥草原、丹青鹿城”——2016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2015年5月国画《西南望匡庐》获首届“全国八大山人山水画展”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2015年7月中国画《匡庐九里》入选2015“水墨彭城”全国写意中国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2015年9月中国画《石钟山居图》获"重温经典“第二届娄东(太仓)全国中国画(山水画)作品展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

【艺术家自述】

我喜欢侧重对庐山文人思想的关照,以此获得精神上的感悟与结构的趣味来作为作品的内部支撑,最大限度地发挥宣纸、水、墨的自然特性,从而得到天然成趣的美感。凸显作品的大气厚重,形式多样而特立独行,往复不断制造画面矛盾来保持一定程度的陌生感且不断获得新的愉悦。传统的理想文化基因和水墨发展承接自我关照形成的诉求,这不仅仅是一种思考,而是一种本能,这一点一定会获得共鸣。

霍标的水墨

文/徐冬林

“五四”以来,对传统中国画改革的呼声就从未消停过,其中是非得失,自有许多大神煌煌高论。

我们只敢说,我们崇拜传统的伟大,那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同时,我们亦可断言,伟大传统的本身是处于流变的过程,每一代人都为这种传统补充过新的血液,一成不变的看待传统,只会导致传统活力的萎缩。


霍标在传统的巨大阴影下,心存幻象伸出一只脚去,探寻阴影外的世界,正是这种勇气,使绘画具有了鲜活的生命。

霍标绘画的老底子学的是西洋功夫,毕业后,晃荡多年,未见建树,近几年来重操旧业,拾起来的,却是水墨套路,这一点多少让人意外。隔三差五,他会抱着如炮筒一般的纸卷来到我这里,画作尺幅巨大,只得展铺于地板上,于是我的画室立即变得狭小了许多。

霍标画大画,通篇大开大合、恣意纵横、彩墨杂剥,黑白、线条随心随意穿插,且有大块不知是什么套路完成的生动复杂的细节表现,且这番拳打脚踢都妥帖地包容在一种内在的构成框架之内,画面具有强烈的整体感而不失新鲜活泼,具有雄浑的吐纳气息及现代感。

我们从霍标的作品中,很难体会到传统的水墨经验的影响,亦很难体会到传统审美因素的意识,那种散淡疏离,内敛空濛的把玩趣味更是了无踪影。


霍标之所以偏离传统的样式及审美趣味,大约得益于他早年对西画的研习,得益于他开放的眼界和广泛吸纳的胸襟,得益于他条条框框的束缚尚未固化,这些条件使得他有可能以一种新的角度、新的认知来重新构建和解释水墨。